开元棋牌 分类>>

美国人航母用的棋牌游戏- 棋牌游戏平台- APP下载电磁弹射真的“遥遥领先”? 循迹晓讲

2025-11-09 09:01:1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棋牌游戏大全,棋牌游戏app,棋牌游戏平台,棋牌游戏赌博,棋牌娱乐,棋牌娱乐平台,棋牌论坛,棋牌,开元棋牌,棋牌游戏有哪些,斗地主,扑克游戏,麻将,德州扑克,牛牛,麻将糊了,掼蛋,炸金花,掼蛋技巧,掼蛋口诀,抢庄牛牛,十点半,龙虎斗,21点,贵阳捉鸡麻将,牌九

美国人航母用的棋牌游戏- 棋牌游戏平台- 棋牌游戏APP下载电磁弹射真的“遥遥领先”? 循迹晓讲

  从1922年“兰利”号航空母舰服役后,美国人就在这艘船上进行了大量的起降试验,试验的结果是弹射器可有可无像个鸡肋。于是,在1928年把弹射器拆了。直到30年代末,随着飞机的尺寸和重量越来越大,需要滑跑较长的距离才能够起飞,一些美国海军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上书谏言,说现在的飞机不按弹射器也没问题,但是安装弹射器后,能让飞机滑跑距离变短,这就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,如果航母的后部飞行甲板被炸了,飞机也能通过弹射器起飞,不耽误打仗。从发展角度来看,现在最好还是安上弹射器。这番话打动了海军高层,于是从30年代末,美国约克城级航空母舰开始,后续的船上都安了弹射器。

  美国海军高层一想,这想法考虑的太周到,太天才了。于是,迅速采纳了这个点子,给3艘“约克城”级航母都装上了机库弹射器。机库弹射器横贯“约克城”级航母的前机库,两侧有向外伸出的延伸段,飞机可从任何一侧弹射起飞。一开始,美国海军非常重视机库弹射器,但是真用了以后就发现了毛病。原来,由于是机库内部起飞,飞行员对海上的天气情况并不了解,很有可能在弹射起飞的同时刮来一股侧风,到时候直接就把飞机吹进大海,所以每次弹射起飞都让飞行员心惊肉跳,安全性实在堪忧。另外,在用机库弹射器起飞战斗机前,机库这块区域必须清场,把停在机库中的飞机赶到飞行甲板上,这反而给本就混乱的甲板乱上加乱。

  当美国人在弹射器开脑洞时,盟友英国也不遑多让,他们搞出来了一个叫“火箭弹射器”的玩意。1940年夏天,随着纳粹德国占领了法国和挪威。当时的德国空军的兀鹰巡逻轰炸机可以从法国和挪威起飞,直接威胁到英国人在大西洋上的运输船。当时英国人装备的“飓风”、“喷火”战斗机,腿实在是太短,飞到英吉利海峡就油料耗尽被迫返航了。所以,英国人就必须把这些飞机放在航空母舰上才行。然而,皇家海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,拿不出那么多航空母舰保护商船,情急之下英国人想出一个邪招,在商船上安装火箭弹射器,这些飞机平时就架在弹射器上,一旦发现情况,飞机就用骑着窜天猴的方式弹射起飞。你靠这种窜天猴式的弹射是能飞起来,但毕竟不是航母,你飞出去就别想降落了,基本上这飞机就算一次性的。不过,损失一架战机和损失一艘商船,哪个更合算,这笔买卖英国人还是算得清的。

  正是有了这种“一次性飞机”的护航,英国船队的损失就小了很多。在一年的时间里,他们先后击落了10架德国飞机,等到43年以后英国人的产能走向正轨,大批护航航母和加装飞行甲板的商船服役,这种火箭弹射器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到了二战末期,部署在大型航母上的飞机,四成以上都需要弹射起飞;轻型航母上七成飞机需要弹射器;到了最小的护航航母身上,干脆就所有飞机都得依赖弹射器。而正是这些航母上弹出去的飞机,为太平洋和大西洋战场提供了绝对优势的制空权,并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。

  和美英这种海军强国相比,当时第三大海军强国日本,就犯了目光短浅的毛病,他们家的航母愣是没一个装弹射器。这事儿得从二战前说起,战前,日本海军跟英美海军关系还不错,技术交流跟串门似的,航母弹射器的事儿他们门儿清。可日本人就是轴,他们有自己的看法。日本海军一来认为如果给航母装上弹射器,就必须在飞行甲板上开很长的槽,这就势必影响航母甲板强度;二来弹射器不但给航母增加了重量,还会占用甲板下寸土寸金的空间;再一个,舰载飞机弹射起飞程序太繁琐,会大大降低舰载机的起飞频率;最关键的是,如果飞机本来就能滑跑起飞,那弹射起飞不就是“脱了裤子放屁”——多此一举吗?

  也就是说,只要你航母的航速够快,逆风航行的时候获得的风速就越强,飞机就越容易起飞。使用弹射器就相当于提高了飞机滑跑速度,那航母航行速度低一点也就能接受了。比如,当时英军用的弹射器,就能让飞机在航母航行速度仅4节时顺利起飞。到了40年代后期,日本人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于是又埋头重新开始弹射器的设计工作,原本要在42年3月再次进行弹射试验,但这时候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,日本人在前期打得太顺,患上了“我大日本帝国天下无敌”的赢麻症,于是,海军对这种不着急的设备完全抛之脑后。等到中途岛海战之后,美日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,战场形势对日本人来说急转直下,修船造船都来不及,弹射器这玩意就更顾不上了。

  更要命的是,随着战争强度越来越大,海军对舰载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,发动机要大功率的,火力要更强,装甲要加厚,要能加更多的油,挂载更重的炸弹和鱼雷,这就导致舰载机的重量不断增长。太平洋战争刚爆发的时候,日本人的舰载机还能仗着重量轻、翼载低自主滑跑起飞,到了战争中后期新一代舰载机上舰就出现困难了。比如战争期间日本研发的“天山”式舰载鱼雷机,这款飞机航程更长,防护更好,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,飞机重量更重,需要很长的滑跑距离才能起飞。

  结果,当时日本航母的甲板长度不够,日本人给天山式安了火箭助推,这玩意才能飞上天。至于那些本身航速就慢的商船改装航母就更别想了,所以到了战争中后期,这些改装航母没法用新型战斗机,只能被迫用老式飞机打杂,直接削弱了整体战斗力。等到1944年6月,马里亚纳海战的前夜,日本舰载机已经全面落后于美国人了。更为雪上加霜的是,日本人早就制定好了这次作战计划,机动部队提前在菲律宾的塔威塔威集结,准备以逸待劳痛击美军舰队。谁知道美国潜艇就在塔威塔威外海游弋,“千代田”号航母想出海训练一下就被打了两条鱼雷。虽然没打中,但没航母再敢出海冒险,整个机动部队就被美国潜艇封锁在塔威塔威锚地了。

  这下麻烦大了,要知道飞行技能如果不练的话是会退步的,现在美国海军航空兵在结束休假之后都得重新进行上舰训练,完成考试后再去执行作战任务。结果,港内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让航母跑起来,航母不跑起来就没有甲板风,日本飞机就没法起飞。当地又没有陆地机场,机动部队在塔威塔威待机一个月,日本飞行员就傻坐了一个月。更何况很多飞行员换装新型飞机本来就还没摸熟,就这么长期停飞,本来飞机性能就落后,再加上得不到训练,日军战机在马里亚海战上就被美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,一打一个大火球,这次战役也被戏称为“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”。如果当时日本航母有航母弹射器,也不至于让飞行员白浪费时间最后送命,日本海军最终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
  等二战结束后,人类进入喷气时代,和原来那些螺旋桨飞机相比,喷气式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又有了大幅度升高。这时候的航母已经到了非用弹射器不可的程度,按说人们已经意识到弹射器的重要程度了。可是苏联人头铁,偏偏要向太君致敬,不用弹射器。不过,这不是因为他们短视,而是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的。首先是苏联领导人们实在是过于迷信新科技。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在1972和1974年相继提出了两款航空母舰的设计草案。不过这两款设计又都被否了,一票否决的是主管国防工业的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元帅,在他眼里只有西方世界的小布尔乔亚娘炮们才用弹射起飞,斯拉夫真男儿都是干拔上天。这位爷特别喜欢垂直起降飞机,认为未来都是垂直起降的天下,还发展弹射器干毛啊?

  就在新航母决定装备弹射器时,又引发了苏联国内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争执。当时苏霍伊设计局的设计师,号称苏27之父的西蒙诺夫就站出来带头反对。因为他为了把苏27改成舰载机型号,改了没有一万遍也有八千了。为啥这舰载机改起来这么费劲?航母上面的机库那可是寸土寸金,地方就这么大,要想尽可能多的装飞机,飞机翅膀就得做成折叠的。这样一来不就给机库省下不少空间。飞机翅膀要是改成折叠的,那这折来折去的地方,就得加固强度。这也得设计师想辙搞定。除了这些玩意,舰载机在降落的时候需要放一个尾勾,用这个钩子钩住拦阻索才能刹住车。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,飞机本来就重,后面的尾勾是不是得加固?这还得交给设计师改。

  此时,还有一些相关人员也支持西蒙诺夫,不在航母上安弹射器,他们认为新航母如果未来部署在寒冷的北方话,这对弹射器性能的要求也会很高。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,当时的弹射器是蒸汽弹射器,在这么冷的地方用,弹射器排出的蒸汽很容易结冰,这样一来,弹射器故障率就大大提高。因此从可靠性角度看,苏联航母并不适合使用蒸汽弹射器。所以,就不弹射了,全都滑跃起飞得了。不过,苏联军方和涅瓦设计局的技术人员还是有明白人的,首先高纬度地区不能用弹射器那是扯淡。蒸汽弹射器内的管道需要在弹射工作开始前被加热到180-200°C,这个温度多冷的天也不能结冰,而且苏联人在研发弹射器的过程中就考虑到了低温的影响,高纬度不能用弹射器纯粹是个伪命题。

  另外,在性能上弹射起飞的飞机也更出色,常规滑跃起飞,要尽可能的减轻飞机的重量,所以只带一半燃油,一半弹药。像苏33滑跃起飞只能带1.5吨弹药,也就是8枚近距离格斗空空导弹,执行反舰任务只能带一枚反舰导弹。但美国弹射起飞的F18就能带6.5吨弹药,那肯定是带着更多的弹药上天,战斗力越强。但是非常不幸的是,苏33已经到了设计极限,改无可改,没法再改了,最后苏联人只能继续使用滑跃起飞的战斗机。弹射器倒也不是不用,拿来给重量更大,但是不用作战的预警机用,所以,苏联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就形成了滑跃+弹射器的布局,一个滑战斗机,一个弹预警机。当然了,因为没钱,这艘核动力航母只停留在设计图上。

  不过,这时候已经是苏联尾声的尾声,即便是苏联人已经决定了在航母上用弹射器,也没有时间进行试验了,连预警机雅克44就造了一个全尺寸木制模型,连一次试飞都没有,就更不用提弹射起飞的事了。随着苏联解体,雅克44项目也宣告下马,于是苏联制造的那套弹射器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,从开始到最后,他们都没有真正弹射过一架飞机。虽说苏联人在弹射器上折腾了一地鸡毛,但弹射器这种高级玩意确实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,就算安上了遥遥领先的弹射器,闹不好也要出大事。

  1950年,英国人研制出了蒸汽弹射器,这玩意的性能比传统液压弹射器那是遥遥领先。等到1952年,英国人在美国人面前好好展示一番蒸汽弹射器,简直让美国人“小刀剌——开了眼儿了”。美国人虽然很喜欢很眼馋这新玩意,但改装成本太高,只好先装在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上测试。结果,53、54、58年,美国航母上接连发生了三次液压弹射器事故。仅54年的事故,就造成100多人死亡,200多人受伤。再加上液压弹射器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航母作战要求,最终,美国海军决定全面换装蒸汽弹射器。

  后来,随着科技进步,世界上只要有航母的国家,都开始考虑用更先进的电磁弹射。不过,看弹射技术的发展过程,就能明白,除了像苏联那种领导想法影响海军建设走向的国家。一个国家的海军要想把一项新技术,从发明到实际应用,这个过程其实非常曲折,液压弹射比压缩空气弹射要先进,就算这样,用了那么长时间,液压弹射也是事故不断。甭看现在什么人工智能,量子计算等等,科技创新层出不穷,但这玩意落地以后,到底好不好用,那还得经过人类实践检验。

搜索